2018年9月21日,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召开题为“航空航天心理领域人效能研究进展”研讨会。亚太地区航空航天医学会秘书长、中华医学会航空航天医学分会秘书长、空军军医大学航空医学研究所王志翔研究员出席座谈会并作主题报告,重点实验室航空航天心理学师生参加了研讨活动。
王志翔研究员围绕“提升军事飞行员认知效能及其增强技术”的主题,以当今军事作战环境的特征以及对个体的要求、航空航天医学与心理学的学科交叉、美国航空航天医学学术委员会学术期刊更名为背景,深刻详细阐述了军事飞行员认知效能的含义、影响因素及其对军事飞行任务的重要意义,呈现了提升军事飞行员认知效能的宝贵实践与有益尝试,在此基础上指明未来航空航天心理学在该领域的研究与应用方向。
王研究员强调,在未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无论是在医学领域,还是在心理学领域,在面对以军事飞行员为对象的理论研究与应用实务中,都要树立“提升军事飞行员认知效能”这一核心目标。基于心理学有关概念,结合军事飞行员的行为规范与职责要求,军事飞行员认知效能是指军事飞行员在执行军事飞行任务中表现出来的有助于飞行任务完成的认知活动与认知过程。当下军事飞行员所处的作战情境中的诸多因素有了新的变化(如: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导致无人机与有人机协同作战的局面),飞行员需要应对这些变化带来的应激因素对身心状况的影响。另外,根据作战情境与认知效能提升的要求,相关从业人员的选拔、培训、干预、康复等阶段需要基于效能评估的数据指标,开发相应的工具与措施指导开展有关工作。同时,由个体延伸至机组团队,在多任务作战情境下,飞行员需要团队内其他个体的有效沟通与合作,最终提升机组整体效能。
主题报告后,与会航空航天心理学专业师生就航空航天心理领域开展的研究与专家进行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