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19日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院院长王永刚教授一行二人来访重点实验室。重点实验室兰继军教授、李瑛副教授、姬鸣副教授、常明副教授参加会谈。
姬鸣副教授介绍了陕西师范大学航空航天心理学科的基本情况。介绍了航空航天心理领域的工作基础,以往开展的包括飞行员空间认知研究、航空航天安全研究、心理选拔与训练研究、飞行员心理援助计划等课题情况。并指出重点实验室已经与德国宇航中心、国家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海军航空兵学院、西北工业大学365所等建立了合作关系。未来本学科的主要发展方向空间定向认知、人因失误机制研究平台、特殊人员的选拔与训练等。
王永刚教授介绍了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学院的研究领域与优势。他指出,作为民航安全最主要的队伍,中国民航学院安全学学院在航空航天专业知识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其次研究被试资源丰富。能够接触到大量的飞行员被试群体,并且现存较多的实验数据未分析。此外,学院从2013年开始建设心理学实验室,购置了较多的心理实验仪器。目前在航空领域的科研项目、专业、市场方向有优势。他也指出该学科存在的不足,主要是缺乏专业的心理学人才,导致许多资源搁置浪费。今后拟加强学科建设,积极申报博士点。因此希望与陕西省行为与认知神经科学重点实验室建立合作关系,开展人才合作、资源共享。
双方就以下具体合作事项进行了讨论:(1)联合申请科研项目,结合双方资源,共同进行项目研究,申报国家科研项目。(2)联合培养博士,将航空航天专业知识与心理学知识进行更好的结合,培养航空航天心理学专业博士人才。(3)开展硕士交换生项目,发挥双方优势,培养优秀人才。(4)建立学术交流平台,双方可以以非学历或者学历式的形式安排教师科研人员互访,进行学术交流。
王永刚,现任中国民航大学安全学部部长,教授,民航总局131工程第一、二届中青年技术带头人,中国民航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学位委员会委员,青年学术委员会副主任,ISO9001国家注册教师,资深民航专业高级审核员,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系统安全管理、质量管理、风险管理、安全评价、人为因素、危险品运输、安全质量管理一体化、民航安全管理体系(SMS)、安全文化等。在国际、国内著名学术刊物及核心期刊等学术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主编和参编《危险品安全运输管理》、《交通运输学》及《民航安全管理》(在编),主持翻译SMS系列资料15册;翻译出版《安全思想综述》、《构建航空安全体系》、《机场安全防范》等著作。